年初的朱由校,除了安排北征事宜之外,还在全力推动着皇家商会势力以及影响力。
因为有自己的暗中扶持,皇家商会已经基本占领了山西七成以上的市场。
在山西,朱由校不管是明里还是暗里,都可以说达到了完全掌控的地步。
对于互市的掌控力,也是前所未有的提升。
蒙古部落有没有饭吃,完全就是朱由校一句话的事。
因此这也是他为什么自信,北征科尔沁,那些蒙古部落会帮助他的原因。
然而要想影响到国内,尤其是是京师要摆脱漕运和江南士族的威胁。
皇家商会就不能只在山西。
必须要抢占京师五成以上的市场,如此才能保证命脉不被别人掐着。
因为朱由校在过去的两年间,诛杀查抄了许多的士绅豪商,去年更是把京师的勋贵给一锅端了。
因此皇家商会进入京师市场,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
朱由校更是将大部分的店铺和仓库,都暗中交由皇家商会。
在外人不得而知的情况下,皇家商会仅仅花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已经在京师稳住了脚跟。
皇家商会在京师稳定之后,朱由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直接规定并统一了粮米以及食盐的价格。
明末百姓民不聊生的根本原因,主要原因不在于战争,而是在于经济崩溃和物价高昂。
要想后方安定,稳定物价就是重中之重。
百姓有饭吃,是不会去选择造反的。
而有了皇家商会的协助,在开年之后,朱由校也是正式推出了银元这个全新的货币。
以银元的为基础以及参照,直接就将粮价和盐价给彻底定死。
一块银元可以购买五石粮,既小麦、粟米、豆类等粮。
而水稻和细粮之类的,一块银元则是可以购买两石。
至于食盐,以目前的情况和条件,这个价格还不能打的太低。
因为如今的食盐渠道,朱由校并未掌控,依然被两淮和江南盐商卡着脖子。
但他还是最大限度的将价格压到最低,一块银元可以五斤食盐。
按照如今的市场价格,一两银子差不多也就能买三斤左右。
这个价格已经是低了许多了,要知道一块银元可是直接对标一两银子的,相信对于稳定民情,绝对有着极大的作用。
而朱由校推银元的第一批目标群体,就是京师朝堂上所有官员。
朱由校也是难得大方了一次,不止一次补齐了往年所欠的俸禄,还先发了三月俸禄到他们手上。
自然也是全部折合成了银元发放。
而至于小面额的新式铜钱,也是伴随着银元的发行同时推广。
新式铜钱被命名为天启通宝,一千枚天启通宝,相当于一块银元,朱由校也是直接定死。
新钱既然已经发放到了官员大臣的手上,自然也就少不了诏书以及报纸的宣传。
因此开年之后的京师,各处都在议论着这银元和天启通宝的可靠性。
银元其实还好,因为朝廷的文书以及陛下的圣旨都说了,这是由银制造的。
不管是百姓还是士绅,都是没有多少抵触心理的。
对于他们来说,打不了就把银元溶了重新制成银子就行了,损失也不会太大。
而这天启通宝就不一样了。
不管是哪一个的阶层的群体,都对其保持着极大的怀疑态度,可以说压根就不相信这玩意。
因为他们实在是被坑怕了。
每一代皇帝,几乎都会推出自己的新钱。
所谓新君新钱新气象嘛。
然而这玩意是随着时间而贬值的,比如说嘉靖通宝和隆庆通宝,这钱现在压根没人用,因为自从万历通宝发行后,就不值钱了啊。
也就大中通宝和洪武通宝还勉强能用。
朱由校也知道,一时半会无法改变广大群众的看法。
因此他也不急,只要官方开始使用银元和天启通宝这两种货币,不用一两年,就可以改变他们的认知。
更不用说,如今的银元和天启通宝,与粮米和食盐进行了捆绑。
为了更为快速的推广这两种新钱,朱由校又令皇家商会,在京师开了十五家钱庄。
等钱庄落实之后,紧随其后的又是一道诏令。
凡皇家商会所属的店铺和买卖,只收纳银元和天启通宝。
如果你没有这两种钱,那就自行去钱庄进行兑换。
不管是银子还是哪种铜钱,只要是真货有品质的,钱庄全部进行一比一兑换。
即一两银兑换一块银元,一枚任意种类的铜钱,都可兑换一枚天启通宝。
这也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因为不管是天启通宝还是银元,制作成本动要比兑换的低。
回收的这些银子和铜钱,朱由校可以直接进行熔炼制作,都用不着去开矿了。
通过这样的方法,进行货币回收,从而扩大新钱的地位和影响力,以此来加速改变百姓的认知。
而且这也不存在无人兑换的事情,因为皇家商会所售卖的货物,基本都低于市场价。
况且有着自己做后盾,皇家商会的钱庄,也不存在无钱兑换,店铺也不存在倒闭的情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百姓必然会选择使用新钱,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大大的实惠,占了不小的便宜。
当然了,这样美好的情况,也就仅限于京师以及附近而已。
京师以外的地区,要想有这样的效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尤其是时间。
而最重要的,就是朱由校的手中必须要有源源不断的粮食和食盐作为根本才行。
现在的朱由校,显然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因此这范围也就仅限于京师了。
但是先在京师把口碑和影响力打出来,却是没有问题的。
也算是为后续的全面推广和普及,开始铺平道路。
新钱的推行发放,朝中的官员大臣们,罕见的没有发出反对之声。
朱由校对此也是颇为满意,少了那些文臣言官在耳边叽叽喳喳,办起事来心情就是好,效率也快了不少。
而官员大臣们要是知道朱由校的想法,肯定在心里暗骂,要不是惧怕你这屠夫手里血淋淋的刀,我们能不反对?
喜欢大明完美暴君请大家收藏:(www.37shuw.com)大明完美暴君三七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