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刘猢狲
真实历史上,这批文献又经历千年之后才被发现,加上运输和保管不善,导致大量的遗失,导致了存世的大量文献几乎朽烂不可读,导致了修复工程的艰巨。
但是现在不存在这些问题,大部分文献是从中唐到宋初的东西,加上空间封闭,水土适宜,几乎就是完好如初的。
司马光是史学家,这里边蕴含的历史资料车载斗量,苏油不担心无法打动他,只担心老头听到这个消息后会亲自赶过来。
毕竟已经是六十三岁的人了,又长期熬夜不锻炼,怕是禁不住折腾。
“驻扎吧。”苏油对童贯说道:“明天将东西发下去,我们开始找宝贝。”
童贯还不知道苏油要找的是什么东西,他心中的宝贝,就是金银珠宝。
蒲珊游说四通商号找寻大西州黄金国的故事,在报纸上闹得沸沸扬扬,搞得他也心痒难耐。
敦煌城守叫尉迟扬,这个姓氏也说明了他的身份,于阗佛国李圣天的后裔。
信奉佛教的于阗,与信奉天方教的黑汗,进行了五十年的战争,七十年前终于被灭国。
李圣天本名尉迟僧乌波,尉迟家族一直坚决认为自己是中国守臣,是“唐之宗属”,为此还改了姓名,与信奉佛教的高昌、汉人政权的归义军,联合对抗黑汗与吐蕃。
如今宋人刚至,也没打算轻举妄动,消化西夏这个胜利果实就得花不少年。
不过沙州肯定是要驻军的,周围的汉人肯定是要收纳的,商队和使臣肯定是要派出去的。
政治就是这样,两支各三千人的新军,和一支一万人的旧军的到来,必将改变该地区的军事力量对比和政治格局。
不过这些告诉尉迟扬为时过早,苏油只让他想办法联络于阗的宗族,大宋要在沙州设立关隘,友好的商团,可以前往河西肃州甚至兰州进行贸易。
同时将大宋平复西夏,建立河西路的消息,告诉周围藩国,可以派遣使臣前来接洽,商讨入贡。
现在的于阗,还被隔离在高昌回鹘、黄头回鹘和草头鞑靼的外头,离沙州都还有一千里呢。
当天夜里,苏油又和尉迟扬在篝火旁夜话,了解沙州的政治格局,周边政治势力,以及于阗李家和敦煌张家曹家的历史。
作为华夏文明在西域的坚定捍卫者,对中原王朝的坚定拥护者,以及佛教信徒,沙州归义军张曹两家和于阗李家,就是苏油准备在西域立起来的人样子。
不过这些是后话了,还是那句话,需要时间。
次日起来,大军分散开去,三五人一个小队,开始分散到各个洞窟进行侦察。
现在的洞窟非常精美,除了壁画颜色艳丽之外,很多洞窟外还修建着雕梁画栋的护阁,同样精美异常。
士兵们在忙,苏油则抱着朝圣的心情在浏览壁画,雕塑和石像。
童贯是最兴奋的,站在大车上分发工具,每支小队,会发一个写着数字的木牌,一个裹着牛皮的木锤,和一个可以收折的牛皮大喇叭。
木牌是用来标示洞窟编号用的,木锤和牛皮大喇叭,这是苏油准备的粗糙的声呐设备,用来寻找封藏的密室。
还有两支队伍,开始勘测河谷,山体,绘制整个敦煌佛窟的地图。
整个大泉河谷的出口,已经被荷枪实弹的新军用厢车封闭了起来,用沙袋建起了工事,出入口还拉起了铁丝网的鹿角。
送辎重过来的尉迟扬都愣住了:“国公,是不是弄错了?这些东西不是该安置在沙州城周围吗?”
苏油哈哈大笑:“会有的,不过稍晚一点。”
尉迟扬没有觉得佛窟里边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至少这些洞窟在这里已经存在了几十上百年,除了能收获过往商贾行人一波牛牛牛的赞叹之外,它们就是些泥塑石胎。
这时候童贯挥舞着喇叭从山上跑了下来:“大学士!大学士!有发现了!”
苏油撩起袍角,对尉迟扬说道:“走吧,一起去看看。”
一处标示着“十六”的洞窟中,士兵们正在往墙上钉一种透明的纸张。
尉迟扬不知道那是魔芋胶薄膜。
一些士兵已经开始在薄膜上复写壁画。
敦煌的壁画有些是顶级的,尤其是当时的政府从中原聘请的绘画高手和五代官办画院画师创作的壁画,那是精品中的精品。
而且这里的绘画受到西域画风的影响,对于用色、晕色、光影、空间的画法,和中原原有的画法有所区别。
反倒是和张敦礼如今在研究的透视画法和用色有些共通之处。
苏油用大喇叭敞口一边贴到墙壁上,一名新军战士在旁边一处墙角用木锤敲击了一下。
苏油再用喇叭口贴到了另一面墙上,童贯从战士手里接过木锤,又敲了一下:“大学士,这面墙后边,是不是空的?”
苏油对已经在这里研究墙体的一名军士问道:“你说呢?”
这名军士非常古怪,年纪苍老,穿着新军的服装,但是没有任何的军衔,身形瘦小,军服穿在身上空空荡荡,嘴上还留有两撇鼠须,一脸的猥琐之色。
听到苏油提问,老头嘿嘿一声:“恭喜国公爷,找着了。这等精细的活计,观山派就是不行,还得看咱风占一门的。”
苏油不怀好意地看着他:“刘猢狲给你脸了是吧?这还攀比上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