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八十九章设计
整个大名府,扩张最厉害的就是北面城墙外的工业区和城墙内的手工业区,之后是城东的商业区。
城南的骡马市一直就热闹,城西的热闹则呈季节性,各种茶市、花市、蚕市,现在一个月有两次。
马车进入内城之后,大名府就清净整洁了很多。
大名府是陪都,因此陪都该有的东西,它都有,虽然是巨大的浪费,却也是国家的脸面。
内城的中心就是行宫,外围就是府衙、官署、学宫,以及配套的高级居住区和商业区。
城内的人相比城外,明显礼节要多些,说话要文雅些,穿着要富贵些。
易安看着车外的人流:“这里比洛阳热闹多了,爹爹,我怎么觉得大名府的大小,不下汴京城?”
苏油笑道:“易安你没看错,这大名府在熙宁以前啊,本来就比汴京城还要大。不过人口差得老远而已。”
“汴京城是老都城了,规划上没有注意,大名府不一样,我已经将大名府的发展规划图送去了汴京,给工部新成立的规划局做参考。”
说完一指道路左边:“那边一片,是拆出去的校场,将校场移到城外去,可以得一大片的地。”
“好好规划一下,就能打造出一个生活方便舒适,不虞火患的小区。”
“这个小区里,以砖石水泥为主,修造房屋的木材需要经过防火处理,顶上覆瓦而不许覆草,先在有钱人里边施行,再慢慢推广开去。”
说起火灾苏油就心有余悸:“汴京城曾经发生过的几场大火,那可是烧得……”
漏勺也不禁打了个寒战。
大中祥符八年四月二十三日,因为一个荣王府奴婢,在企图制造事端逃跑的过程中,引烛烧了幔帐,进而引发一场宋代内皇城的大火灾。
数朝积蓄,文华瑰宝,尽付火海。
那场大火,甚至还改变了内皇城的整体格局。
在真宗朝的时候,王爷们许多都住在皇宫的东北角,号称“东宫六位”。
当时荣王府中有个“掌酒茶宫人”韩婢,跟亲事官孟贵有了奸情。
两人手脚不干净,恋爱的同时,还盯上了荣王府中的财宝,“多窃宝器”。
事情做多了就必然会露出马脚,此事被荣王的乳母发觉了,于是告发二人。
眼看情人跟自己命都快不保了,韩婢就筹谋在荣王府放火,然后趁乱逃跑。
大中祥符八年四月二十三日,韩婢进入荣王府佛堂,拿起佛像前的蜡炬,点燃了堂内挂着的帘幕...
可巧那晚的汴京城,从东北方向刮来一股强风。
很快大火就烧了起来,“东宫六位一时荡尽,宫人多走上东华门楼。有出不及者,死百余人。”
大宋的这几位天潢贵胄们的家当一晚上就被烧了个精光。
其中也就相王反应快兼运气好,因为火是从西北角入相王府的,蔓延稍慢。
“惟相王宫在东,入自西北起。四王更破东墙,自卒宿卫者运府库等物出之,十得七八”。
接着,火焰从荣王府西边御厨房,烧进了皇宫。
二十四日早上,大火蔓延至承天门,向西烧掉了仪鸾司,又烧了朝元殿后阁门和长春殿南廊。
为了阻止火势顺着各宫殿间相连的回廊扩散,救火的军队只能拆掉西北主廊。
结果火又向南烧去,烧毁了内藏库和香药库,然后向东烧了左藏库。
左藏库和内藏库,是宋朝最重要的中央财政库存,也就是国库和内库。
宋太祖和太宗两代积累的钱财珍宝全放在这两处地方。
皇室支出、百官俸禄,也全靠这两个地方。
而香药库,收藏着全国各地以及外国进贡的名贵香料。
“时焚诸库,香闻十余里。”
因为国库存的东西太多,一时也烧不完,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很多财物被及时抢救了出来,但是时间仓促,只能堆在城楼上。
然而大家都还没有来得及庆幸,风向一转,火就上了城楼。
“是时救左藏库人尤众,辇出金银帛匹,莫知其数,积于城墙之上。及烧角楼,风忽东北,又烧之。烟焰滔天,救者不能措手”。
宋真宗当晚跟宰相王旦哭诉:“两朝所积,朕不妄费。一朝殆尽,诚可惜也。”
然而还没结束,把宋朝两大财源烧掉之后,大火开始摧毁帝国的文化中枢。
很快,大火蔓延到保存着历代史书典籍的秘阁、史馆。
“秘阁三馆图籍,一时俱尽。”
当时人也记载了“秘阁史馆”被烧后的壮观景象,漫天大火中,泛着火星的书籍残页,有的甚至随大风飘到了十多里外的汴河南岸:“风中有飘书籍至汴水南者”。
到了二十四日中午,火已经烧到了乾元门东角楼,往西蔓延到了朝堂。
兵卒们拼力抢救,才保住了这里。
但火势依旧猖獗,之后连续烧掉了中书省,门下省,以及鼓司。
相当于国务院也被烧掉了。
为防止有变,这晚宰臣枢密等两府上高级官员,全部被安排住在大内。
直至二十四日晚,这场火灾烧掉的房屋已经超过了两千间,为救火而死的兵卒达到一千五百人。
曹王夫人受不了所有家当一朝尽焚,甚至想要投火自尽。“将投火中,救之获免”。
其他被火灾烧死的宫人更是难以计数:“时望见宫人相压死于煨烬中甚众,犹有手足能动者……宫人入火者,不知其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