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合纵之策
太康元年,总是多事,靖康之耻辱没有了,可大宋王朝的多灾多难却没有隐去。东南动荡,洛阳叛乱,如今辽东又局势不稳。赵有恭心绪沉重,仰头看着深秋围栏的天空,萧芷韵静静地守候在身边,虽然话不是太多,可她深知这个男人身上背负着多么沉重的压力,相比较柴氏以及东南叛乱,辽东之乱似乎更为紧迫。有些事情无法对他人言说,但萧芷韵心里非常明白。辽东如果崛起,到时候席卷大定府和临潢府,往西直达大同府,如此一来,莫说是蒙古各部,就是西伯利亚也将不保。北方陷落,女真重新崛起,以完颜宗望之雄才伟略,势必进攻关中。对于大宋乃至黎民百姓来说,京师很重要,可对定国军来说,关中才是根本,如果形势不可逆转,哪怕放弃既得利益,将京畿路让给叛军也不是不行,京畿路可以让出,但关中之根本不能动。当然,这种事只能藏在心里,难道告诉大宋黎民,当今摄政王并不是全心全意保住京师?如果那样,光汴梁城内的百姓就可以将秦王一脉掀翻。
百姓是容易被愚弄的,有人振臂一呼,就容易跟风,一旦被人抓住把柄,那摄政王的光辉形象就可能土崩瓦解。平民百姓很短视,他们看到的往往都是好处,一旦你有一点坏处,往日所有的好就会忘掉。去辽东也好,如果形势不可逆转,那放弃京畿路的罪名就让她萧芷韵承担吧,她不需要名声,因为她拔里氏公主,身后站着的是十余万契丹雄兵,根本不用在意宋人的想法。
走上前,拍拍赵有恭的肩头,萧芷韵轻声道,“若想去辽东,需尽早发兵才行,否则入冬之后,天气转寒,水面结了冰,水军出征多为不便。还有啊,辽东形势险恶,你也要有充足的准备才行。”
回身摸了摸萧美人的玉手,脸上总算浮现一丝笑容,“放心吧,本王心中有数呢,虽说辽东局势混乱,但也不是没有捷径可走,倒是你,得小心广南的田兴茂才行,日前唐淼传来消息,姓田的好像不简单啊,这田氏一族八成是听雨阁的徒子徒孙呢。”
听雨阁,一直阴魂不散,却又找不到根处,赵有恭一直都对听雨阁有种惧意,如果田兴茂所部势力真的是听雨阁部众,那情况可就更加复杂了。如果没有十成把握,以听雨阁之风格绝不会将势力摆到明面上的。田兴茂势力庞大,又有了宋江残兵加入,再以黑袍人之狡诈,听雨阁最后能掀起多大风浪来,可就不知道了。柴氏是很厉害,但柴可言终究是大周后裔,行事风格光明正大,求得也是一个富饶江山。可听雨阁不同,这就是一群隐藏在阳光下的匪徒,他们得不到江山,就会毁了江山。比起君子,小人更可怕,比起小人,无赖更可恨。
太康元年十月十六,摄政王赵有恭离开了汴梁城,离别时秋色迷离,草叶枯黄,西北风卷着冷意打着后背,离开时仅有锐锋营相随,身边只有三娘与木婉清,就连杨再兴也被留在了京师。瞭望远去的背影,杨再兴重重的拍了下墙垛,殿下此去吉凶难测,他如何能心安。他不是韩世忠,更不是岳飞,随殿下起于楚王府,从一个小小的侍卫成长为一方将帅,可他的心胸终究没能改变。如果能随后左右保殿下安危,他宁愿舍去这殿前司指挥使的职司。
赵有恭走了,古老的洛阳城也知道了这个消息,柴可言静静地躺在榻上,双腿蜷缩,清水芙蓉般的玉容上浮现一点淡淡的落寞。赵凌竟然真的离开了,窗外风声肆虐,一阵阵袭来,卷着秋天的墨色,有那么一瞬间,她的心软了下来。她到底是对了还是错了?自己在这里搅乱大宋,逼着赵凌去辽东奋战,赵凌为了保住大宋根基,宁愿舍弃京畿路,而自己呢?也许从境界上来说真的已经输给了赵凌,可是好像又没有其他的选择。时间沉淀,岁月沧桑,如今的柴可言少了几分冷艳,多了几分雍容,脱去了稚嫩,多了几分成熟,只是孤独与落寞侵蚀的越来越深。
“太后,房州方面传来消息,拓跋轻云所部南撤不知所踪,柴世荣大将军请求下一步指示!”一名内侍小心翼翼的走进来,不时的偷偷观察下柴可言的脸色。别看柴郡主貌美如花,平和善良,可那都是假象,一个女人能掌控洛阳,坐拥十几万大军,靠的能是美貌么?她心如蛇蝎,手段狠辣,你不得不小心应对。
听到内侍的声音,柴可言慢慢回过神来,手指点了点有点发疼的额头,轻轻闭上了眼睛。拓跋轻云离开了房州,往南能去哪里呢?进入荆湘之地,向东南围剿田兴茂?想了想,又摇了摇头,管她拓跋轻云去干嘛呢,至少眼下看田兴茂如果与定国军冲突起来,对柴氏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渐渐地,柴可言嘴角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传令柴世荣,不要管拓跋轻云,以最快的速度占领房州,密切留意荆湘方面的情况。”
柴可言想得很简单,不管定国军有什么阴谋诡计,只要有机会,她就要一口吞掉荆湘之地,只有一个河南府,对她来说远远不够,太需要荆湘之地作为后方了,而且有了荆湘之地,就可以向西问鼎蜀中大地,那时,就可以真的安下心来跟定国军掰掰手腕了。赵凌啊赵凌,你此去辽东,等归来之时,一切就是另一番光景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